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致力于培养“通外语,识文化;崇人文,尚科学;懂艺术,知哲理;爱中国,融世界”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基于《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草案)》中的8大核心课程模块,树立精品课程意识,坚持目标与效果导向,立足学校现有平台与师资资源,探索多样化授课形式(如传统课堂、讲座课、博雅讲堂等),自2024-2025学年开始我校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拟于本学年第一学期面向全校两个校区增设20门通识核心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一、建议申报课程清单
以下课程是按照《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草案)》中的8大模块中的建议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学院和教务处在前期对师生进行了相应的调研,请各教学单位和部门根据以下课程清单申报,或者选择与该课程所属模块中的就近课程来申报。
序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模块 |
学分 |
周数 |
1 |
欧洲文学经典导读 |
欧语学院 |
A |
1 |
8 |
2 |
英语诗歌导读(或英美散文选读) |
英语学院 |
A |
2 |
16 |
3 |
东亚文明史 |
亚非语学院 |
A |
1 |
8 |
4 |
天津历史文化(讲座) |
国际教育学院天津博物馆 |
A |
1 |
8 |
5 |
恋爱心理学 |
通识教育学院 |
B |
1 |
8 |
6 |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
欧美哲学研究所 |
B |
1 |
8 |
7 |
当代西方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
欧美哲学研究所 |
B |
1 |
8 |
8 |
企业战略管理 |
国际商学院 |
C |
1 |
8 |
9 |
新闻与社会(通识学堂) |
国际传媒学院 |
C |
1 |
8 |
10 |
中华武术/体育与人生 |
体育部 |
D |
1.5 |
12 |
11 |
电影艺术:理论与鉴赏 |
通识教育学院 |
D |
1.5 |
12 |
12 |
日本影视动画鉴赏 |
通识教育学院 |
D |
1.5 |
12 |
13 |
基于SPSS统计学实战与应用 |
通识教育学院 |
E |
2 |
16 |
14 |
知识经济与创新 |
求索荣誉学院 |
E |
1 |
8 |
15 |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讲座) |
国际关系学院 |
F |
1 |
8 |
16 |
日语话中华 |
日语学院 |
G |
1 |
8 |
17 |
国别区域与文化多样性 |
国别区域研究院 |
G |
1.5 |
12 |
18 |
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 |
高级翻译学院 |
H |
1 |
8 |
19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 |
图书馆 |
H |
1 |
8 |
20 |
中文实用写作技巧 |
国际教育学院 |
H |
1.5 |
12 |
注:
A: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 B: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C:社会科学与责任担当 D: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
E: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 F: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G:跨文化沟通与表达 H:通用知识与实用技能
二、课程内容要求
本次申报的新增通识核心课程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注重价值引领,同时课程内容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立德铸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2.客观公允:教学内容应当客观、公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3.鲜明独特:横向融会贯通,纵向点线结合,凝练鲜明独特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启发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4.深刻感召:无论是科学真理还是人文知识,都应该深入人心、涵养情怀、启迪人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社会责任和美好情感。
5.新颖基础:讲授内容既能够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又能够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有机结合;同时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不以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
三、教学团队要求
本次申报实行申请——审核制。建议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申报通识核心课程,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或跨学院共同申报课程,申报通识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同时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我校在职教师。
2.课程主持人原则上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G模块中课程,主讲人可以为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3.有3年以上的高等教育教学经历。
4.近3年没有教学事故。
5.对通识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积极从事通识课程的设计和教学。
申报通识核心课程的负责人(团队)同期只能申报1门新增通识课程。
跨学院、跨部门的课程,师资由教学单位与教务处共同协调;由学院或部门单独承担的课程,师资由该学院或部门进行内部遴选。
四、教学管理
1.教材选用
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可以使用自编教材,教材选用与我校其他课程的教材选用工作标准、流程一致。
2.运行管理
1)本次新增的通识核心课程,其日常教学管理(含调停课、考试等)由教务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各课程教学承担单位配合。
2)教授讲学团、讲座课须指定一位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负责主持该门课程的总体教学安排,包含各节课程内容的确定、各节课授课(讲座)教师的协调及确定、课程进度的协调、课程作业及考核标准的确定等,其他教师协同完成。
3)任课教师必须严格管理学生、做好考勤记录、检查学生到课情况,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未经教务处批准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增减选修学生人数。
4)通识选修课教师授课要求、学生上课要求等一切事宜与我校其他课程相同。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将不定期抽查选修课的学生上课及教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成绩管理
1)课程考核方式:鼓励教师进行多元考核尝试,原则上形成性+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可适当加大形成性考核的比重至60%。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可灵活选用考试(闭卷、开卷)、论文、专题设计、调查报告、口试、作品制作等多种终结性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应在申请开课时说明,在课程大纲中予以明确,在学生网上选课时公布。考核方式一经确定,不可随意变更。如需变更,请在考试前四周向教务处提出变更申请。
2)课程成绩由任课教师负责录入教务系统。教授讲学团、讲座课的成绩由课程负责人协调相关任课教师给出成绩并录入教务系统。
五、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1.申报表填报要求:填报《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见附件1)和《教学大纲》(见附件2)。《教学大纲》要按文件要求设计,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教学方法得当,课后作业有思考讨论题,参考书目1本以上。
2.学院初审。2024年7月1日前,申报教师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教学大纲》,报所在学院初审。
3.材料上报。2024年7月5日前,各学院将汇总的申报材料(评审表、教学大纲)由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统一报送教务处,交给杨老师。并将电子版在2024年7月5日前发送给教务处杨老师。
4.教务处将组织专家秉持公开公正原则进行资格验证和材料复审,根据复审结果行文公布,通过评审的课程在假期准备,并将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课。
5.通识核心课程的工作量核对根据学校相关政策进行核定,并将具有优先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优秀课程的评审资格。
教务处、通识教育学院
2024年6月18日
(新闻来源:教务处https://jwc.tjfs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79&wbnewsid=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