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  学术科研  群体竞赛  高水平队  体质健康  党建之窗  下载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体育教学>正文


瑜伽教学大纲
2017-11-17 12:30  

 

一、课程简介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也是目前最时尚的健身运动方式。瑜伽“yoga”来自梵文,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它的含义是心灵、肉体和精神结合到最和谐的状态,即是身心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相似于我国气功中所称的天人合一 瑜伽以其独特的、温和的运动方式达到显著的、极佳的健身效果,在宁静的心境下,排除杂念,放松肌肉,舒展肢体,安静神经,塑身美体,给练习者以长远的身心影响。

瑜伽的流派很多,相传约有72个流派。有的流派以哲学思想为主,有的注重体格锻炼,有的注重调息。本课程介绍的瑜伽是现代健身瑜伽,以哈达瑜伽流派为基础,把它的体格锻炼体系提炼出来,为现代人所用。

本课程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根据《纲要》精神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讲授瑜伽的呼吸法、体位法、语音冥想以及瑜伽的相关理论常识,使学生体会瑜伽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放松,塑造优美的形体,增进身心的健康。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对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

1.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瑜伽活动,有计划地将瑜伽活动作为日常生活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瑜伽表演的能力。

2.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瑜伽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从事以瑜伽作为主要内容的健身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在瑜伽等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创伤和疾患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瑜伽健身运动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瑜伽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瑜伽运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5. 社会适应目标:在瑜伽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为部分对瑜伽运动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瑜伽班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将瑜伽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对瑜伽运动的欣赏水平。

2.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瑜伽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才能,达到或相当于高水平的瑜伽技术,能代表学校参加表演。

3.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 心理健康目标:在瑜伽表演中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和社区瑜伽健身运动等体育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

三、课程任务

(一)初级班

1. 培养学生对瑜伽健身运动的兴趣,初步掌握瑜伽的基础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

2. 养学生的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信,愉悦身心

(二)中级班

1. 提高瑜伽健身运动的基本呼吸法和体位法,学习并掌握瑜伽的经典体位法,加强瑜伽呼吸法和语音冥想的练习。

2. 培养学生的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逐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培养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

4. 喜爱并能够观赏高水平的瑜伽表演。

(三)高级班

1. 培养学生对瑜伽运动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学习瑜伽的经典体位法,加强瑜伽呼吸法和语音冥想的练习,全面系统地掌握瑜伽的练习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逐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并将瑜伽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

4. 具有较高的动作技术水平,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校际表演,能够协助教师辅导初学者练习和观赏表演。

四、教学内容

(一)初级班

1.理论部分

1)基础理论

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保健

体育赛事

④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体育时事

2)专项理论

瑜伽练习注意事项

瑜伽的起源

瑜伽的功效

瑜伽的流派

瑜伽与饮食

瑜伽语音冥想

瑜伽休息术

瑜伽音乐

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通识必修课均为初级班,包括基础理论及专项理论两部分内容。其它各学期的通识必修课初级班只包括专项理论内容。

2. 实践部分

1)呼吸练习

胸式呼吸练习

腹式呼吸练习

完全呼吸练习

2)体位法练习(内容详见瑜伽多媒体教学课件)

静坐体位法、手印、热身体位法

坐姿体位法

站姿体位法

平衡体位法

俯卧体位法

仰卧体位法

蹲式体位法

侧卧体位法

跪姿体位法

倒立体位法

3)冥想练习

4)瑜伽休息术

5)能力培养

组合创编(自由组合、自由选曲、自由创编)

师生角色转换(由学生组织课的部分或全部)

(二)中级班

1. 理论部分(专项理论)

1)瑜伽练习注意事项

2)瑜伽的起源

3)瑜伽的功效

4)瑜伽的流派

5)瑜伽与饮食

6)瑜伽语音冥想

7)瑜伽休息术

8)瑜伽音乐

9)瑜伽文化

10)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2. 实践部分

1)呼吸练习

胸式呼吸练习

腹式呼吸练习

完全呼吸练习

2)体位法练习(内容详见瑜伽多媒体教学课件)

静坐体位法、手印、热身体位法

坐姿体位法

站姿体位法

平衡体位法

俯卧体位法

仰卧体位法

蹲式体位法

侧卧体位法

跪姿体位法

倒立体位法

3)冥想练习

4)瑜伽休息术

5)能力培养

组合创编(自由组合、自由选曲、自由创编)

师生角色转换(由学生组织课的部分或全部)

(三)高级班

1. 理论部分(专项理论)

1)瑜伽练习注意事项

2)瑜伽的起源与流派

3)瑜伽的功效

4)瑜伽与饮食

5)瑜伽音乐

6)瑜伽哲学

7)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8)专项资料鉴赏(观看瑜伽表演的视频资料)

2. 实践部分

1)呼吸练习:元气调控

2)体位法练习

面部美容组合

颈肩臂活动组合

健胸组合

瘦腰组合

背部减压组合

紧腹组合

塑臀组合

美腿组合

双人瑜伽

综合功效组合

3)冥想练习

4)瑜伽休息术

5)能力培养

组合创编(自由组合、自由选曲、自由创编)

师生角色转换(由学生组织课的部分或全部)

五、教学进度

(一)初级班

课次

教学内容

1

1.课程介绍 2.介绍瑜伽的呼吸法3.学习瑜伽的基本坐姿4.学习基础体位法(以伸展类体式为主)

2

1.瑜伽呼吸2.瑜伽的体位(一)3.瑜伽休息术4.瑜伽练习注意事项

3

1.瑜伽呼吸 2.瑜伽体位(二)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冥想姿势 5.能力培养(自由组合)

4

1.瑜伽呼吸 2.瑜伽体位(三)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手印 5.能力培养(自由组合)

5

1. 瑜伽语音冥想 2. 瑜伽体位(四) 3. 瑜伽休息术 4. 瑜伽音乐 5. 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6

1. 瑜伽语音冥想 2. 瑜伽体位(五)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的功效 5.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7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六)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与饮食 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8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七) 3.瑜伽休息术 4.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9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八) 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0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九) 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4.瑜伽休息术

11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十) 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4.瑜伽休息术

12

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 2.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二)中级班

课次

教学内容

1

1.课程介绍 2.介绍瑜伽的呼吸法3.学习瑜伽的基本坐姿4.学习基础体位法(以伸展类体式为主)

2

1.瑜伽呼吸 2.瑜伽体位(一)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练习注意事项

3

1.瑜伽呼吸 2.瑜伽体位(二)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的文化 5.能力培养(自由组合)

4

1.瑜伽呼吸 2.瑜伽体位(三)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的起源和流派 5.能力培养(自由组合)

5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四)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音乐 5.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6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五)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的功效 5.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7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六) 3.瑜伽休息术 4.瑜伽与饮食 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8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七) 3.瑜伽休息术 4.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9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八) 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4.瑜伽休息术

10

1.瑜伽语音冥想 2.瑜伽体位(九) 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1

1.瑜伽语音冥想2.瑜伽体位(十)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2

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2.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专项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三)高级班

周次

教学内容

1

1.介绍瑜伽网络课程,瑜伽练习注意事项,欣赏精彩的瑜伽表演视频

2.瑜伽呼吸3.瑜伽体位(面部美容组合)4.瑜伽休息术

2

1.瑜伽呼吸2.瑜伽体位(颈肩臂活动组合)3.瑜伽休息术4.呼吸练习注意事项5.能力培养(自由组合)

3

1.瑜伽呼吸2.瑜伽体位(健胸组合)3.瑜伽休息术4.瑜伽的音乐5.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4

1.瑜伽语音冥想2.瑜伽体位(瘦腰组合)3.瑜伽休息术4.瑜伽的起源和流派5.能力培养(自由选曲)

5

1.瑜伽语音冥想2.瑜伽体位(背部减压组合)3.瑜伽休息术4.瑜伽哲学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6

1.瑜伽语音冥想2.瑜伽体位(紧腹组合)3.瑜伽休息术4.瑜伽的功效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7

1.瑜伽调息2.瑜伽体位(塑臀组合)3.瑜伽休息术4.瑜伽与饮食5.能力培养(自由选择、创编体位法)

8

1.瑜伽调息2.瑜伽体位(美腿组合)3.瑜伽休息术4.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5.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

9

1.瑜伽调息2.瑜伽体位(双人瑜伽)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0

1.瑜伽收束法2.瑜伽体位(综合功效组合)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1

1.瑜伽收束法2.瑜伽体位(综合功效组合)3.能力培养(师生角色互换)4.瑜伽休息术

12

复习考核内容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专项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六、考核评价

() 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

1. 专项技术

1)初级班

考核内容:本学期所学的瑜伽体位整套动作及指定的平衡类体式。

评价标准

90—100分:动作完成熟练、准确到位,身体舒展,动作流畅,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将瑜伽的整套动作完美展示出来,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80—89分:动作完成熟练,身体舒展,动作流畅,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将瑜伽的整套动作较好的展示出来,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7079分:动作完成熟练,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60—69分:能基本完成整套瑜伽动作,动作不熟练、不到位。

60分以下:不能完成整套瑜伽动作。

2)中级班

考核内容:本学期所学的瑜伽体位整套动作及指定的平衡类体式。

评价标准

90—100分:动作完成熟练、准确到位,身体舒展,动作流畅,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将瑜伽的整套动作完美展示出来,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80—89分:动作完成熟练,身体舒展,动作流畅,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将瑜伽的整套动作较好的展示出来,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7079分:动作完成熟练,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60—69分:能基本完成整套瑜伽动作,动作不熟练、不到位。

60分以下:不能完成整套瑜伽动作。

 3)高级班

评价内容: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瑜伽,自选音乐创编整套瑜伽动作

评价标准

90—100分:动作创编连贯合理,有一定动作难度,锻炼价值高,完成熟练、准确,姿态优美,表演流畅,科学安排运动量与强度,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有明显提高。

80—89分:动作创编连贯合理,有一定动作难度,锻炼价值高,完成熟练、准确,科学安排运动量与强度,队员之间配合默契。

7079分:动作创编基本合理,动作难度略低,动作基本准确,队员之间整齐度欠缺。

60—69分:动作创编较完整,能够基本完成组合动作。,有创编动作;动作安排合理;有提高。

60分以下:创编不够合理,不能完成组合动作,。

2. 身体素质

详见本纲第一部分:六、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二)

3. 理论知识

1)基础理论:详见本纲第一部分:六、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二)

2)专项理论

内容包括:

A. 瑜伽运动相关知识 

B. 本学期瑜伽课程的收获 

C. 对瑜伽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法手段、考评制度等)

D. 对瑜伽课程的意见与建议。统一命题,采用开卷笔试。

4. 学习态度

详见本纲第一部分:六、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二)

(二)评价方法

1. 按照评价内容,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2. 技术考核、学习态度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作参考。

注: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均采用此评价方法 


瑜伽技术考核评分表

                           上课时间               

 

 

动作熟练

准确

20分)

姿态优美

20分)

柔韧度

灵活性

20分)

相互配合

20分)

平衡感

20

 

 

 

 

 

 

 

 

 

 

 

 

 

 

 

 

 

 

 

 

 

 

 

 

 

 

 

 

 

 

 

 

 

 

 

 

 

 

 

 

 

 

 

 

 

 

 

 

 

 

 

 

 

 

 

 

 

 

 

 

 

 

 

 

 

 

 

 

 

 

 

 

 

 

 

 

 

 

 

 

 

 

 

 

 

 

 

 

 

 

 

 

 

 

 

 

 

 

 

 

 

 

 

 

 

 

 

 

 

 

 

 

 

 

 

 

 

 

 

 

 

 

 

 

 

 

 

 

 

 

 

 

 

 

 

 

 

 

 

 

 

 

 

 

 

 

 

 

 

 

 

 

 

 

 

 

 

 

 

 

 

 

 

 

 

 

 

 

 

 

 

关闭窗口


体育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