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  学术科研  群体竞赛  高水平队  体质健康  党建之窗  下载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体育教学>正文


轮滑教学大纲
2017-11-17 12:30  

 

一、课程简介

轮滑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年所喜爱、有益于健康的体育项目。它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极限轮滑、自由式轮滑和滑板六个竞赛项目,具有较强的锻 炼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轮滑运动可以不断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对于改善 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培养机敏、顽强的思想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课程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根据《纲要》精神和不同层次学生 的学习需求,主要讲授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 学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

()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对轮滑班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

1.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轮滑活动,有计划地将轮滑活动作为参 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轮 滑各类比赛的能力。

2.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地从事以轮滑为 主要内容的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掌握在轮滑等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创伤的 处置方法。

3.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 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轮滑运动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轮 滑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 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轮滑运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5. 社会适应目标:在轮滑等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为部分对轮滑运动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 大多数轮滑班学生的努力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将轮滑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良好的 锻炼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 养和对轮滑各类竞赛的欣赏水平

2.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轮滑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达 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代表学校参加轮滑各类竞赛

3.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 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 心理健康目标:在轮滑竞赛中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勇敢顽强的意志。

5.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和社区轮滑活动的积极 参加者和组织者。

三、课程任务

() 初级班

1.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掌握轮滑基础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

2. 全面增强体质,重点提高力量、身体协调性和奔跑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顽强的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 中级班

1. 提高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掌握轮滑技术,进一步了解规则。

2. 喜欢并能够看懂轮滑各类比赛,在教学比赛中敢于担任裁判工作。

3. 在练习过程中,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参与意识。

4.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顽强的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 高级班

1.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将轮滑运动作为终身 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

2. 具有较高的技术方面水平,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能够担任校际 轮滑比赛的裁判工作。

3. 喜爱并能够观赏高水平轮滑比赛,能够协助教师辅导初学者练习和观赏比赛。

四、教学内容

() 初级班

1.  理论部分

1)基础理论

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保健

体育赛事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体育时事

2)专项理论

轮滑运动简介

轮滑运动起源

轮滑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常识

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通识必修课均为初级班,包括基础理论及专项理论两部分内容。其它各学期的通识必修课初级班只包括专项理论内容。

2. 实践部分

1)佩带护具、头盔的方法

2)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3)正确穿鞋要领

4)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5)向前行走、向前滑行

6)单蹬双滑、单蹬单滑

7)弯道技术:压步(逆时针)

8)停止法:内八字、转体内外刃

9)能力培养:裁判实践

() 中级班

1. 理论部分(专项理论)

1)轮滑基本技术理论

2)轮滑竞赛规则讲解

3)轮滑运动的特点

4)运动英语专业术语

5)自由式轮滑定义

2. 实践部分

1)单蹬双滑、单蹬单滑

2)停止法:内八字、转体内外刃

3)弯道技术:压步(逆时针)

4)弯道技术:压步(顺时针)

5)前滑弧技术

6)倒滑技术: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7)能力培养

8)裁判实践

9 组织比赛

() 高级班

1. 理论部分 (专项理论)

1)速度轮滑在轮滑项目中的优势

2)花样轮滑国内发展现状

3)轮滑球的发展及国内外赛事赏析

4)极限轮滑与极限运动

5)自由式轮滑视频欣赏

2. 实践部分

1)单蹬双滑、单蹬单滑

2)停止法:内八字、转体内外刃

3)弯道技术:压步(逆、顺时针)

4)双脚蛇行前进技术

5)倒滑技术: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6)花式绕桩

7)能力培养

  裁判实践

  组织比赛

五、教学进度

(一)初级班

周次

教学内容

1

1.  选项分班2.  课程介绍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项内容

2

1.  介绍轮滑场地、器材、比赛通则。 2佩戴护具和头盔 3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4正确穿鞋委领 5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3

1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2正确穿鞋要领 3.  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4向前行走 5单蹬双滑

4

1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2正确穿鞋要领 3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4向前行走 5单蹬双滑 6基础规则

5

1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2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3向前行走 4单蹬双滑 5单蹬单滑 6规则答疑

6

1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2向前行走 3单蹬双滑 4单蹬单滑 5规则答疑 6教学比赛

7

1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2向前行走 3单蹬双滑 4单蹬单滑 5规则答疑 6教学比赛

8

1单蹬双滑 2单蹬双滑 3摆臂滑行 4规则答疑 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9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规则答疑 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10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逆时针)

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11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逆时针)

5停止法(内八字)  6放松练习

12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逆时针)

5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6放松练习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二)中级班

周次

教学内容

1

1.  选项分班2.  课程介绍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项内容

2

1.  介绍轮滑场地、器材、比赛通则。 2佩戴护具和头盔 3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4正确穿鞋委领 5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3

1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2正确穿鞋要领 3.  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4向前行走 5单蹬双滑

4

1陆地站立陆地踏步2向前行走3单蹬双滑4单蹬单滑

5规则答疑6教学比赛

5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3摆臂滑行4规则答疑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6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3摆臂滑行4弯道压步(逆时针)

5教学比赛6放松练习

7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3摆臂滑行4弯道压步(顺时针)

5教学比赛6放松练习

8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3摆臂滑行4弯道压步

5停止法(内八字) 6放松练习

9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3摆臂滑行4弯道压步

5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6放松练习

10

1弯道压步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5教学比赛

11

1弯道压步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5倒滑技术:后滑弧

12

1弯道压步2.  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5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专项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三)高级班

周次

教学内容

1

1.  选项分班2.  课程介绍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项内容

2

1介绍轮滑场地、器材、比赛通则。 2佩戴护具和头盔 3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4正确穿鞋要领 5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3

1无鞋的陆地模仿动作练习 2正确穿鞋要领 3陆地站立、陆地踏步 4向前行走 5单蹬双滑

4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逆时针)

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5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顺时针)

5教学比赛 6放松练习

6

1单蹬双滑 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

5停止法(内八字)  6放松练习

7

1单蹬双滑2单蹬单滑 3摆臂滑行 4弯道压步

5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6放松练习

8

1弯道压步 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 5双脚蛇行前进技术

9

1弯道压步 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5倒滑技术: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10

1弯道压步 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 5倒滑技术:后滑孤、倒滑双曲线 6简单过桩

11

1弯道压步 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 5倒滑技术: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6简单过桩7教学比赛

12

1弯道压步 2停止法(内八字) 3停止法(转体内外刃)

4前滑弧技术5倒滑技术:后滑弧、倒滑双曲线

6花式绕桩 7教学比赛

13

技术考核

14

技术考核

15

专项理论

16

理论考试

注:通识选修课1314周为技术教学课,1516周为技术考核课。

教学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

1专项技术

1)初级班

考核内容:对所学习的直道滑行基本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90-100分:直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230秒以内;比赛意识很强;进步幅度大。

80-89分:直道滑行动作正确、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330秒以内;比赛意识强;进步幅度大。

70-79分:直道滑行动作较正确、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430秒以内;比赛意识较强;进步幅度较大。

60-69分:直道滑行动作基本正确;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内;有比赛意识;进步幅度一般。

60分以下:直道滑行动作基本不正确;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外;比赛意识差;进步幅度很小。

2)中级班

考核内容:对所学习的直道滑行基本技术、弯道滑行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90-100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230秒以内;比赛意识很强;进步幅度大。

80-8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330秒以内;比赛意识强;进步幅度大。

70-7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较正确、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430秒以内;比赛意识较强;进步幅度较大。

60-6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基本正确;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内;有比赛意识;进步幅度一般。

60分以下: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基本不正确;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外;比赛意识差;进步幅度很小。

3)高级班

考核内容:对所学习的直道滑行基本技术、弯道滑行技术、简单自由式轮滑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90-100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230秒以内;会简单的自由式轮滑动作;进步幅度大。

80-8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330秒以内;会简单的自由式轮滑动作。进步幅度大。

70-7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430秒以内;会简单的自由式轮滑动作。进步幅度较大。

60-69分: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内;会简单的自由式轮滑动作。进步幅度一般。

60分以下:直道与弯道滑行动作基本不正确;滑行200米时间在530秒以外;不会简单的自由式轮滑动作。进步幅度很小。

2.  身体素质

详见本纲第一部分:、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

3理论知识

1)基础理论:详见本纲第一部分:、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

2)专项理论

内容包括:A.轮滑运动相关知识和竞赛规则  B.本学期轮滑课程的收获  C.对轮滑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法手段、考评制度等) D.对轮滑课程的意见与建议。统一命题,从试题库中抽取,采用开卷笔试。

4.  学习态度

详见本纲第一部分:、体育课程评价统一标准(

(二)评价方法

1按照评价内容,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2技术考核、学习态度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作参考。

3教师根据学生评价结果,结合教师的评价,给予学生最终评价。

注: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均采用此评价方法


20­­   - 20      学期轮滑课程技术考核评分记录表

  上课时间:                               

序号

姓名

专项技术考核

总成绩

技评50 %

达标50 %

 

 

 

 

 

 

 

 

 

 

 

 

 

 

 

 

 

 

 

 

 

 

 

 

 

 

 

 

 

 

 

 

 

 

 

 

 

 

 

 

 

 

 

 

 

 

 

 

 

 

 

 

 

 

 

 

 

 

 

 

 

 

 

 

 

 

 

 

 

 

 

 

 

 

 

 

 

 

 

 

 

 

 

 

 

 

 

 

 

 

 

 

 

 

 

 

 

 

 

 

 

 

 

 

 

 

 

 

 

 

 

 

 

 

 

 

 

 

 

 

 

 

 

 

 

 

 

 

 

 

 

 

 

 

 

 

 

 

 

 

 

 

 

 

 

 

 

 

 

 

 

 

 

 

 

 

 

 

 

 

 

 

 

 

 

 

 

 

 

 

 

 

 

 

 

 

 

 

 

 

 

 

关闭窗口


体育部 版权所有